一、簡介
       鞍鋼集團是世界500強企業,是中國最具資源優勢的鋼鐵企業。鞍鋼集團是中國首批“創新型企業”,中國首家具有成套技術輸出能力的鋼鐵企業,產品廣泛應用於“西氣東輸”、青藏鐵路、高鐵建設、三峽水利樞紐、國家體育場“鳥巢”、“華龍一號”核電站、“藍鯨一號”超深水鑽井平台、港珠澳大橋、神舟係列等重大工程。
       九游会老哥必备的交流社区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九游会老哥必备的交流社区)是鞍鋼集團的區域子公司,成立於1948年12月,是新中國第一個恢複建設的大型鋼鐵聯合企業,被譽為“新中國鋼鐵工業的搖籃”“共和國鋼鐵工業的長子”,是“鞍鋼憲法”誕生的地方,是英模輩出的沃土,為新中國鋼鐵工業的發展壯大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在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新形勢下,九游会老哥必备的交流社区貫徹“五大發展理念”,落實“改革引領、創新驅動、質量升級、智能製造、綠色發展”的工作要求,加快實施“1+6”產業規劃,堅定不移做精做強鋼鐵主業,協調推進相關產業發展,不斷提高企業發展質量和效益,實現由鋼鐵“一柱擎天”向“多業並舉”發展格局轉變。加快推進智能製造步伐,實現從傳統製造向智能製造的轉變。加大科技創新力度,通過打造激發動力與活力的科技創新體製機製,致力成為高端人才的集聚者、行業技術的引領者、未來科技的探索者,爭當鋼鐵行業排頭兵,努力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鋼鐵企業。
       九游会老哥必备的交流社区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於2000年3月經國家人事部批準建立,擁有國家級企業研發中心,各類儀器設備1015台套,專注於鋼鐵主業新產品、新技術、特別是綠色高端新產品及其製造技術的開發。工作站始終堅持以“培養和使用相結合”的理念,按照國家、遼寧省各級主管部門的要求,根據九游会老哥必备的交流社区研發戰略和科技需求,加大科技創新力度,通過打造激發“動力、活力、引領力”的科技創新體製機製,致力成為高端人才的集聚者、行業技術的引領者、未來科技的探索者,助力九游会老哥必备的交流社区實現高質量發展。九游会老哥必备的交流社区熱忱歡迎國內外廣大博士到九游会老哥必备的交流社区從事科研工作,共創企業發展和個人成長的美好未來!
二、招收條件
         1.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遵紀守法、學風端正;
         2.獲得博士學位,且獲學位時間一般不超過3年;
         3.年齡在35周歲以下(含35周歲),身體健康;
         4.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具備承擔科研項目的能力;
         5.具備全脫產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的條件。
三、相關待遇
       1.薪酬待遇及社會保險:生活補貼30——50萬元(稅前),分兩年發放,繳納五險兩金;在站工作期間,享受九游会老哥必备的交流社区在崗職工生活福利待遇(帶薪年休假、每年一次全麵專業的健康體檢等)。
       2.住宿:在站工作期間,為博士後研究人員提供兩室公寓一套;
       3.科研經費:根據科研項目具體商議;
       4.職稱:博士後研究人員出站後,可直接認定為副高級資格;
       5.優秀人才留用:在站工作期間表現優的秀博士後科研人員可申請留設站單位工作。對出站後來九游会老哥必备的交流社区工作者,實行發放安家費政策,發放標準15-25萬元(稅前)。
四、申請材料
       1.個人簡曆(包含個人、配偶、子女基本信息、碩士及博士期間的研究方向、科研論文、項目經曆、榮譽獎勵等);
       2.身份證件(正反頁複印件);
       3.大學以來畢業證及學位證複印件;國外獲得博士學位的留學人員,需提交由我國駐外使(領)館出具的留學證明和教育部的博士學位認定證明;
       4.博士畢業論文;
       5.擬研究科研項目計劃概要、與科研項目相關且公開發表的學術論文複印件;
       6.兩位本領域專家的推薦信(專用表格);
       7.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導師簡介;
       8.《體檢表》(三甲醫院出具);
       9.《博士後申請表》(請在中國博士後網站下載,並用A4紙打印)
       10.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招收博士後研究項目立項表(專用表格)。
五、科研項目
(一)大型軋鋼加熱爐煙氣循環燃燒技術
研究內容:
       1.鋼鐵企業常用煤氣煙氣循環富氧燃燒機理研究;
       2.煙氣循環富氧燃燒過程數值模擬;
       3.煙氣循環富氧燃燒燃燒器開發;
       4.煙氣循環富氧燃燒技術在大型軋鋼加熱爐上的應用技術開發;
       5.煙氣循環富氧燃燒係統CO2捕捉與存儲技術開發。
(二)液態高爐渣餘熱回收利用技術研究
研究內容:
       1.開發液態高爐渣傳輸工藝及緩存裝置,建立緩存裝置內液態熔渣流動換熱模型;
       2.開發液態高爐渣幹式離心粒化新技術;
       3.開發高爐渣移動床換熱新技術;
       4.依據係統產生的熱風和蒸汽流量、溫度等參數,結合現場生產實際,從經濟性出發研究產蒸汽、發電和直接用於現場生產等最佳的餘熱利用工藝;
       5.持續優化熔渣傳輸-粒化-移動床-餘熱回收等工藝技術參數和界麵銜接參數,提出高爐渣餘熱回收中試技術方案;
       6.搭建液態高爐渣餘熱回收與利用的中試平台,完成高爐爐下渣量6t/h的餘熱回收放大試驗;
       7.在餘熱回收放大試驗可行的前提下,完成高爐渣餘熱高效回收技術工程化設計方案及可行性研究報告。
(三)鞍鋼焦炭質量指標評價標準的研究改進
研究內容:
       1.對目前焦炭質量進行全麵評價;
       2.跟蹤研究焦炭及原料(礦粉、球團)質量變化與高爐利用係數、燃料比以及鐵成本變化情況;
       3.初步提出不同高爐所需匹配的焦炭質量指標。
(四)高爐內死料柱行為對爐缸工作狀態影響模擬技術研究
研究內容:
       1.死料柱在鐵水中沉浮狀態對鐵水流速與作用力模擬實驗與模擬計算;
       2.死料柱完全填充爐缸狀態下對鐵水流動的影響;
       3.死焦堆空隙度變化對鐵水流動和煤氣流速的影響;
       4.死料柱在爐內狀態識別方法;
       5.死料柱在爐內狀態對內襯侵蝕與煤氣流分布影響量化模擬計算。
(五)基於焦爐能量流過程動態模擬與預測技術開發
研究內容:
       1.煤幹餾過程結焦機理研究;
       2.焦爐流體間的傳質、傳熱過程與運動狀態研究;
       3.焦爐能量流化學反應動力學過程;
       4.焦爐能量流過程模型的開發與熱工參數的準確預測。
(六)熱軋帶鋼高強鋼殘餘應力控製技術
研究內容:
       1.精軋出口帶鋼內應力(板形)對最終內應力的影響;
       2.層流冷卻工藝對最終內應力的影響;
       3.帶鋼卷取工藝(如張力等)對最終內應力的影響;
       4.鋼卷冷卻過程中(從卷取完成至冷卻到室溫)的內應力變化規律;
       5.帶鋼在線內應力檢測技術與在線控製技術。
(七)海工用高強鋼焊材成分數據及組織性能優化基因工程平台研究
研究內容:
       1.構建焊接材料組織性能數據庫;
       2.獲得基於物理模型的焊絲熔覆金屬組織預測模型及組織預測係統;
       3.獲得基於機器學習的焊絲熔覆金屬力學性能預測模型及力學性能預測係統;
       4.獲得焊接材料主要成分及配比遴選模型,形成焊接材料設計及優化基因平台。
(八)潮濕複雜環境下耐腐蝕鋼軌開發及抗腐蝕機理研究
研究內容:
       1.開展實驗室成分選擇試驗,確定基本成分耐腐蝕合金元素構成,進行成分—性能—工藝控製機製的研究,確定性能滿足要求的鋼軌成分配方;
       2.開展耐蝕軌工業化煉鋼及軋鋼關鍵技術研究,通過脫硫技術、無鋁脫氧技術、氧化物夾雜的形態控製技術、大方坯的質量控製技術、斷麵尺寸精度控製技術、平直度控製技術等技術研究,有效保證了耐蝕軌的內在、外在質量;
       3.通過實驗室對普通軌U71Mn和耐蝕軌進行周浸加速耐腐蝕對比實驗,采用掃描電鏡、電子探針、XRD、TEM等手段開展兩者的耐腐蝕機理研究。
(九)低密度鋼關鍵生產工藝技術和應用性能研究
研究內容:
       1.低密度鋼連鑄工藝、連鑄坯質量控製、連鑄保護渣研究;
       2.低密度鋼軋製工藝技術研究;
       3.低密度鋼焊接工藝技術研究;
       4.低密度鋼鍍鋅工藝技術研究;
       5.低密度鋼與不同鋼鐵產品的點焊、激光拚焊等連接技術研究。
(十)線材典型品種鋼奧氏體化行為及相轉變過程的原位觀察研究
研究內容:
       1.對線材典型品種鋼的奧氏體化及奧氏體晶粒長大行為進行研究,合理製定加熱工藝,為成品盤條組織性能奠定基礎;
       2.對線材典型品種鋼的相轉變行為及轉變規律進行研究,合理製定控冷工藝,以滿足產品深加工使用性能。
(十一)高速線材軋製過程變形行為及組織演變規律研究
研究內容:
       針對不同典型鋼種,深入研究軋製過程變形行為及溫度控製,以研究軋製過程組織演變規律,實現精準的軋製過程參數個性化設計。
(十二)連鑄坯表層物相行為控製技術
研究內容:
       1.連鑄過程鑄坯溫度場變化研究。獲得不同位置鑄坯附近溫度場變化情況;
       2.連鑄過程鑄坯表層物相變化研究。獲得鑄坯在不同溫度場條件下的物相變化情況;
       3.鑄坯表層物相控製工藝研究。基於研究內容(1)和(2)獲得的溫度、冷卻強度以及冷卻速率等關鍵工藝參數,設計鑄坯表層物相控製工藝,並采用數值模擬與工業試驗相結合方法對所設計的工藝進行初步驗證;
       4.溫度場控製單元研究。基於以上研究結果,重構並優化現有的鑄坯溫度場控製單元;
       5.工業試應用研究。根據鑄機具體情況,對工藝參數進行微調,推進連鑄坯表層物相行為控製技術穩定應用。
(十三)極地船舶結構冰區服役失效行為仿真研究
研究內容:
       1.極地船舶結構失效機製及裂紋擴展壽命預報;
       2.極地船舶結構在船-冰-水係統中的載荷預報及分析;
       3.極地船舶結構冰致疲勞分析;
       4.船體結構低溫損傷數值模擬。
(十四)鋼軌智能軋製模型研究
研究內容:
       1.通過測量萬能軋機前軋件的溫度,前饋控製可以校正動態AGC;
       2.在軋製公差範圍內,依據每隻鋼的來料重量等參數,自動調整軋製參數以達到所設置的產品最終長度;
       3.坯料和成品的長度測量和定位;
       4.自動化係統自動調取之前優化過的軋製表,依據當前的軋製溫度、軋製速度、軋輥直徑、軋製材料、產品類型;
       5.軌形儀測量數據參數、熱膨脹模型、軋輥磨損模型研究;
       6.萬能軋機來料及成品的規格尺寸自動測量及與萬能軋機自動數據通訊;
       7.實現萬能軋機自動輥縫控製、鋼軌尺寸閉環控製;
       8.前提條件補償、產品精度預測及優化;
       9.軋製模型的自學習控製。
(十五)高原凍土環境專用鋼的開發
研究內容:
       1.開展原型鋼組織-性能的數值分析,並結合試驗測定結果,建立凍土環境專用鋼的工藝—組織一性能數學模型;
       2.利用透射電子顯微鏡TEM、掃描電子顯微鏡SEM、光學顯微鏡OM等分析方法,研究不同生產工藝下原型鋼的顯微組織結構,分析拉伸過程中試驗鋼中的微孔形核、擴展形式,分析試驗鋼的塑性變形過程和斷裂機理;
       3.以試驗鋼的拉伸數據和實際SEM組織為基礎,創建二維有限元模型並進行數值模擬,觀察不同軟硬相含量鋼單軸拉伸模擬過程中,應力應變在單不同組織雙相鋼內的演變規律,將模擬結果與試驗結果相比,探討軟硬相含量對微孔形核機製、雙相鋼塑性變形及斷裂過程的影響,揭示原型鋼組織、性能特征和塑性增長的機製,為凍土環境專用鋼的開發提供理論依據;
       4.針對高原凍土環境特點,開展原型鋼耐高原大氣環境和土壤(主要是硫酸根)腐蝕性能研究,闡明材料抗變形、低溫斷裂韌性和耐腐蝕間的耦合關係,實現各項應用性能的最佳匹配;
       5.分析在不同預應變條件下的脆化特征以及組織與性能的變化規律,從而為凍土環境專用鋼的工程施工和安全服役提供理論依據。
(十六)九游会老哥必备的交流社区電網穩定和經濟運行研究
研究內容:
       1.建立鞍鋼電網動態分析模型,分析孤網運行時頻率、電壓等電網特性。基於鞍鋼電網模型,開展鞍鋼電網靜態和動態安全校核,研究及分析鞍鋼電網各種運行方式下及孤網後的電網特征量變化特性及影響因素;
       2.建立主動及被動防禦係統,由聯網主動解列為孤網或由被動跳閘突變為孤網後,根據主要用電負荷的負荷性質及大小,建立不同頻率下自動減載清單,通過穩控係統能夠快速平衡發電和用電負荷,確保孤網運行時電網頻率、電壓穩定,避免鞍鋼電網崩潰;
       3.通過電力調度係統中的需量管理模塊對10台電爐上級電源線路的需量進行監控,同時采用負荷預測係統對線路需量進行超短期(5分鍾)預測;
       4.當關口預測需量超過設定值時,啟動負荷調整程序,通過分析預測需量數據,對相應現場控製器發送控製命令,進行電爐負荷調節,從而達到控製最大需量的目的;
       5.現場電爐擬采取PLC控製,根據現有設備配置控製輸出模塊,電爐PLC裝置根據得到的檔位信號對電爐的負荷進行調整,調整比例可根據設計需求進行配置,實現全自動控製。電爐負荷的降低與恢複依據預設的調控比例與優先級進行調控,在保證正常生產的前提下,達到降低最大需量的目的。
(十七)基於西門子1500搭建的冷、熱軋高速控製係統研發
研究內容:
       1.擬就基於西門子1500搭建的冷、熱軋高速控製係統進行研究;
       2.采用梯形圖和C語言等建立部分核心控製庫;
       3.采用數字化設計方法,實現係統設計與軟件開發一體化;
       4.係統設計模塊化;
       5.數字化研發實踐:進行機理分析、數學建模、仿真模型開發測試、程序開發,實現科學研究與係統開發的一體化和標準化,縮短項目的研發周期;
       6.程序開發一體化:利用MATLAB/SIMULINK數字化研發平台,借助其強大的模塊化、圖形化編程工具,設計控製算法。利用MATLAB/SIMULINK的自動代碼生成工具可以將控製算法快速轉化為PLC程序和C語言代碼,極大提升自動化係統開發效率。
(十八)基於低溫造塊方法的高爐新型爐料開發基礎研究
研究內容:
       1.低溫造塊方法的機理研究;
       2.基於低溫造塊方法的工藝路線與生產工藝參數;
       3.低溫造塊方法產品的冷、熱態強度與冶金性能滿足高爐冶煉要求。
(十九)冷軋設備遠程專家智能分析和診斷係統的研究和實踐
研究內容:
       1.係統技術架構研究;
       2.基於現場邊緣數據以及故障報告等文本類數據,建立多維異構數據平台研究,數據采集分析技術的現場應用;
       3.問題導向的數學模型的探索與開發。根據軋機設備特性選擇合適的算法進行優化建模研究,利用深度學習等數據分析技術並結合領域知識,實現設備狀態實時監測和健康度預測;
       4.利用時序數據處理和自然語言處理技術提取的異構數據構建麵向故障診斷應用的知識圖譜專家知識係統的研究,實現關聯性智能故障診斷,並根據係統積累的故障經驗推薦解決方案的研究;
       5.基於自然語言處理的故障輔助診斷模塊中訓練出的模型魯棒性研究;
       6.遠程技術實踐應用。AR技術在冷軋問題分析中的具體開發和應用,探索5G技術現場應用場景。
(二十)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用高強高效高矽薄帶冶金製備技術及原型鋼產品開發
研究內容:
       1.常規冶金生產流程及工況條件下,多維度性能指標均衡化要求下的鋼種多元合金設計及製備工藝技術;
       2.高強度、高磁感、低鐵損新型功能性軟磁材料中高頻磁化特征與高頻高速高效汽車電機耦合特性技術研究;
       3.新型產品冶金製備流程下微觀組織、晶體結構控製等關鍵技術及工藝研究;
       4.新型產品發展過程中新技術新工藝在高效低碳冶金製備技術及流程中的應用研究。
(二十一)稀土在鋼中的應用研究
研究內容:
       1.稀土元素分布3DAP分析;
       2.稀土元素與其他微量合金元素的交互作用;
       3.稀土元素提高疲勞性能研究;
       4.稀土元素加入鋼中模擬計算。
(二十二)高強度高韌性低屈強比易焊接鋼的研究
研究內容:
       1.合金優化設計,滿足厚度跨度合金設計經濟性匹配;
       2.組織特性、強化機理、屈強比控製技術;
       3.軋製及熱處理工藝穩定化研究;
       4.易焊接性研究、焊接後組織變化及綜合性能研究。
(二十三)薄規格取向矽鋼GOSS織構的控製技術及應用
研究內容:
       1.取向矽鋼在二次再結晶過程中形成鋒銳GOSS織構的機理;
       2.GOSS織構控製理論在薄規格取向矽鋼產品開發中的應用實踐。
(二十四)中間相瀝青製備與應用的研究
研究內容:
       以化學科技公司煤瀝青為原料製備中間相瀝青,對原料瀝青進行熱縮聚反應,提高煤瀝青軟化點,得到優質的中間相瀝青原料。對過程的機理進行係統研究。
(二十五)申請人自選
研究內容:
       曾經在碩士、博士階段從事與九游会老哥必备的交流社区相關專業的題目,可申請開展繼續深入研究。
六、聯係方式
       通訊地址:九游会老哥必备的交流社区集團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
       郵 編:114021
       聯 係 人:顧老師
       聯係電話:0412-6724957
       E-mail :該郵件地址已受到反垃圾郵件插件保護。要顯示它需要在瀏覽器中啟用 JavaScript。
       HTTP :// www.buy-bao.com
       備 注:請在郵箱名稱處標注申請進入博士後工作站相關申請材料